2011 Apr./13 日本友人GP SPORTS社長"駒形行春" 來訪

您必須註冊後才能回覆及發表文章. 註冊僅需要很短的時間
駕士的改裝作品、技術分享 內容豐富且多元
誠摯邀請您加入
admin
系統管理員
文章: 584
註冊時間: 2016-08-17, 13:58

2011 Apr./13 日本友人GP SPORTS社長"駒形行春" 來訪

文章admin » 2016-09-17, 11:24

2011 Apr./13 日本友人GP SPORTS社長"駒形行春" 來訪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外貿協會4月15日台北訊】
2011年「台北國際汽車零配件展」與「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」今(15日)閉幕

主辦單位原先預期今年買氣應該很旺,國外買主並可能成長一成,但日本受到地震與海嘯的衝擊,
來台人數較去年略減,但即使如此,日本來台買主人數仍達近千人

展覽4天期間展場買氣人氣都很旺,展場內以行車安全輔助系統、LED車燈及油電混合車與新能源汽車零件最受矚目,
還有以碳纖維材質為主的輕量化改裝零配件,也非常受到買主的關注與駐足詢問,展場買氣熱絡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駕士 因為老板的關係,店裡常常有老板的日本友人來訪。這次因為汽車零配件展,來訪的友人也特別多...

其中GP SPORTS"駒形行春"社長,對D1賽事、甩尾運動比較有興趣的朋友們應該比較不陌生

這次來訪主要聊到的還是"Dry" Carbon的訂製品,另外也親身感受到日本對於這次東京地震中"台灣捐款"的感動。


藉此機會分享一些不一樣的題材




D1 Grand Prix 車輛的近身格鬥 車輛可無限制改裝


圖檔


圖檔




[youtube]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u2nj4xdUBg[/youtube]



[youtube]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f-SYBjzmwU[/youtube]



甩尾的語源

滑行中的豐田汽車AE86一開始在美國甩尾主要是用在表演或是電影上的一種特技,
美國多稱該技巧為slide(滑行、側滑),而日本則多稱drift(飄動、甩尾)。
而滑胎、甩尾等稱呼則是源自技巧的原理以及車身動態的形容。

在中文稱呼上各地所常使用的稱呼也不太相同,在中國大陸及香港「漂移」、「滑胎」、
「甩尾」等稱呼都有人使用,而在台灣則幾乎只使用「甩尾」一詞。

而在英文的稱呼上,由於漫畫《頭文字D》的風行。drift 開始取代 slide 而成為主流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D1 Grand Prix 飄移甩尾 (以下內文截取自網路新聞)

目前最有名的甩尾正式比賽當屬源自日本的D1 Grand Prix,這項賽事自2001年開跑後便受到相當大的注目,
並在2004年時擴展到美國、歐洲地區。發展迄今,D1賽事已擁有相當完整的組織,包含車手考照、
新手招募和培養等,都是一手包辦。與一般賽車運動不同的是,D1 Grand Prix講求的是行進間的側滑角度、
燒胎煙幕,相對的,車輛在賽場上的整體速度倒不是那麼重要。基本上,D1賽事共分為自走與追逐兩大部分,
前者乃由參賽者在場上進行獨秀,以各種花招來提升分數,以爭取進入第二階段的資格。接下來的追逐賽,
則會有較多車輛同場競技,所有車手則是各顯神通,甚至利用速度變換來壓迫、擾亂對手,相當精彩!


非線性移動、狂暴的引擎聲浪與駭人的燒胎煙幕,正是甩尾之所以令人深深著迷的原因。


簡稱為LSD的限滑差速器對於彎道操控有很大的影響,亦是甩尾玩家們相當注重的一項配備。
D1賽事在過去比賽的分數高低幾乎是取決於裁判的主觀意識,因此也經常引起參賽車手的不平之鳴。
有鑑於此,大會也特別引進了DriftBox衛星定位測試系統,來進行參賽車輛的側滑角度、距離等計算,
藉由科學化的數據讓比賽結果更加公正。


後輪懸吊設定的適當與否將直接影響甩尾的效果,因此玩家們往往必須投入相當多的實路測驗,才能抓到最佳感覺。
話題回到一般的甩尾活動,其車輛大多採用後輪驅動形式(RWD),並具有大馬力輸出的特性,
如此才能在油門全開時將後輪帶動到空轉狀態。也正因為驅動輪是處於失去抓地力的狀態,
因此車輛的動態在這時候將變得相當不穩定,駕駛人對方向盤與油門的操控精準表現,也將決定實際演出的亮麗與否。


採後輪驅動設計的180SX和Silvia車系,由於動力升級空間大、線條輪廓美觀優雅,故對於年輕玩家來說相當受到歡迎。
但是在特別情況下,前輪驅動車(FWD)亦可利用慣性、手煞車等方式來達到甩尾狀態,
不過礙於實際的物理條件所致,前輪驅動車所展現的視覺效果、實際滑行距離,往往無法與後輪驅動車相比擬。

除了馬力足夠、動力強勁之外,懸吊設定與輪胎選擇在甩尾運動中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。在大多數的情況下,
較堅硬的懸吊設定與略偏「外八字」的輪胎傾角都會較容易達成甩尾動作。至於輪胎部份,
則明顯的是以抓地力較差者較容易有精湛演出,但是相對的,其速度控制也會較不精準。
因此,大多數車手在擁有強大動力做後盾的情況下,也都會以循跡性、抓地表現較佳的輪胎為優先選擇。
而隨著甩尾運動的興起,日系輪胎品牌甚至也發展出適合甩尾使用的專用輪胎。


甩尾時引擎經常處於高轉速狀態,故大多專業車手也會在動力部份進行適度的強化,以因應較嚴苛的運作環境。
另一個相當重要的要素,便是差速器的選擇。傳統差速器的設計就是為了車輛在進入彎道後,
左右驅動輪不至因出現轉速差而產生阻力,因而能夠更順利的完成過彎,但是相對的,
傳統差速器的先天構造卻也會使得較多動力傳輸到彎內側的一輪,而需要更大動力外側輪胎卻反而分到較少的動力。
不過縮寫成稱LSD(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)的限滑差速器,則是可以呈現出和傳統差速器相反的特性,
並且有效減少左右輪在彎道上的轉速差,讓車輛在過彎時反倒使彎外側的一輪獲得較大動力,
因此裝置了LSD的後輪驅動車,在進行甩尾時當然也能夠獲得更大的前進力量,並做出更漂亮、更誇張的甩尾動作。


由於國內市面上的新款後驅車輛價格大多較高,故有部份玩家將目標放在老車上,經濟負擔自然輕鬆不少。
除此之外,依照車輛引擎搭載位置的不同,例如前置引擎、中置引擎或是後置引擎等,亦會在車體配重部份產生變化,
並進而影響到操控特性,因此引擎搭載位置亦是高手過招時,決定操控做法的要素之一。

雖然對於表演者與觀眾來說,甩尾確實是一項相當令人興奮的運動,然而其中所蘊藏的噪音、
危險以及車輛各部零件的耗損問題,卻也是不可不注意的地方。
也因此,有意學習、嘗試這項運動的玩家們,務必要找尋合法、安全的場地,並且透過相關組織、
俱樂部來參與正式比賽,如此才能免除甩尾運動所容易帶給人們的負面印象。


駕士汽車 CS Racing

回到「公告區 / CS Racing專區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