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預告~即將要完成的"Dry Carbon"歧管 四喉直噴集氣箱
2010年底 原廠輕增壓 L15A 1500cc i-Vtec
很有氣勢的Carbing 引擎室拉桿

外觀 無接縫施工的大包

AP前煞車 + TWS Airverde CF 鍛造鋁圈

後三活塞煞車卡鉗的管路配置
並非一般"廢除原廠卡鉗及手煞車"的作法

將原廠卡鉗外移加大碟 保留手煞車功能
外加AP Racing 對向單活塞增加後煞車力道
避免前煞車力道過大時造成車頭嚴重下壓 "俗稱的點頭"

Cusco, Laile, Carbing的底盤強化部品 Bilstein B14 避震器
底盤強化車架訂製中

HONDA FIT GE8 (DC5 K20A) 手工強化車架 (材質:鉻鉬合金鋼)

三道後製程序 噴砂除鏽 防鏽加工 粉體塗裝處理(增強表面硬度)

多功能強化前下橫樑兼具水箱架的功能

跟原廠薄弱的水箱架做個比較

這就是強度

粉體塗裝後的成品
上圖為手工訂製的水箱上支架 設計為可拆卸式冷排水箱架
下圖為手工訂製的中橫樑防撞桿

裝著示範



一條排檔線就要車這麼多的接頭

2011 FIT RS 6MT的排檔座尚在待料中
FIT 5MT排檔座 預留DC5 K20A 6MT的排檔行程

㊣ 2011 HONDA FIT RS 6MT 排檔座
好消息是排檔座終於到貨 壞消息是預留的行程不足 要重新分解訂製

排檔線也要"抗氧化" ....鍍硬鉻處理後的排檔線接頭
找遍全台, 居然沒有幾個人願意夾這兩條排檔線 (標示處)
在此特別感謝台中某導線製造商的協助

終於進入主題 這二個月的主角 TODA 四喉直噴集氣箱 Dry carbon進氣歧管

Dry carbon進氣歧管 四喉直噴集氣箱
剛脫模.......這還不是成品 未經處理的表面就很光滑

Dry Carbon / Wet Carbon (乾式/ 濕式) 二種工法 成品的差異何在?
乾式的重量僅有濕式 1/3~1/4
乾式的強度卻是濕式 5~10倍以上

除了輕量化之外 更重要的是硬度及強度
碳纖維的韌性、強度是鋼鐵的5倍以上,但質量卻只有鋼鐵的2成左右
修掉多餘的邊 重量只有 299.02g
尚未完工~ 請密切關注

英威地4-2-1頭段 直上...? 當然不可能囉....!

破壞前的特寫

for GE8 (DC5) 頭段 手工訂製中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頭段及歧管完工後 下個階段就是引擎組裝 & 電腦設定
HKS FCON-VPRO 3.3 全取代供油點火電腦


Toda 2.15鍛造腹內 + 四喉直噴



防滾籠

施工中.^___^.
駕士汽車 CS Racing